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文章汇总

最新博文

毛泽东的战略思维:抓根源:执一御百的心法

战略思维方法提炼概括如下 1.思维聚焦一点,在看问题的精度上,从纷繁迷乱的事态中把握主要矛盾,即抓关键 2.思维横向延伸,在看问题的广度上,从博弈纠缠圈中搞大包围大迂回,即抓全局 3.思维垂直延伸,在看问题的深度上,从事物演变逻辑中探寻大本大源,即抓根源 文章较长,分3期。本期文章为第三部分 抓根源 执一御百 这个问题大体思路确定以后,昨天(10月27日)在求是学社两个班,共计700多人中,又进行了广泛讨论,大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看法。 结合作者以往思考,今天整理总结如下。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分析解决问题要抓本源? 这就涉及到几千年的一个命题:本和末的问题 《大学》里有一句话说: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本是源头,末是本的延生。 遇到问题,解决末,抓不住根本,问题还会反弹,只有抓住了根本,才能一劳永逸。 不解决水源问题,永远喝不上干净水。 不解决草根问题,永远春风吹又生。 不解决卫生问题,苍蝇永远也拍不完。 不解决制度问题,腐败永远没完没了 不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造反永远不止。 不解决你女朋友的根本想法,买多少玫瑰也无济于事。 并且,纷繁复杂多变的事物,根本往往只有一个,抓住了根本,就可以执简御繁、以不变应万变。此谓举重若轻、事半功倍。 什么叫本末倒置? 就是抛弃事物本源性的东西,去追求次生性的东西。累死也无功。 毛主席如何抓本源? 总结毛主席对大本大源思想的贯彻实践。概括为: 三个层面,九个重视。 思考心法层面:1重视哲学式思考;2重视战略性研究。 基本工作层面:3重视人的作用;4重视思想改造。 具体工作层面:5重视统一战线;6重视群众作用;7重视土地改革;8重视政治建军;9重视思想建党。 这三个层面、九个重视都具有本源性质。依次聊聊。 一、思考心法层面 1重视哲学式思考 什么是哲学式思考? 就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看问题。 为什么要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思考问题? 因为这是思考的根子。 从 “世界是什么? ”哲学命题出发,总结认识路线的问题,解决思考的起点从哪里开始,最终又回到哪里,毛主席写了《实践论》; 从“ 世界怎么样? ”哲学命题出发,总结分析方法的问题,研究事物如何呈现、怎样变化,战略战术如何制定,毛主席写了《矛盾论》。 《实践论》和《矛盾论》合二为一,就是毛主席反复强调的

在社会中迷茫的年轻人,应该学习一下毛泽东这些斗争哲学思维

  曾在贴吧、论坛沉迷宏大叙事,在社会中谋生兜兜转转,报过这样那样的课程,有过这样那样的热情,努力不少,青春渐远,却毫无长进!人生问题一大堆,焦虑! 后来天幸读到《毛选》,悟了。顿悟流涕。 扔掉无谓的情绪波动,无谓的价值追求,无谓的人事干扰,无谓的书籍课程,无谓的浮想联翩。 方向,方向,最重要的是方向! 去寻找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赛道! 干10年,只干一件事,那这件事肯定越干越简单,那要是你干10年,这也干,那也干,那你什么也干不成,每件事都步履维艰… 所以,在碎片化信息的包裹中, 我们应该重新捋一捋人生 ,从大本大源处,做四个动作: 1.把漂浮在网络信息和颅内高潮中的时间精力向下投向现实。 2.把现实中分散的时间精力收回再聚焦到一定方向上。 3.方向主要是基于自身特点进行择业以及确定事业路线,并匹配相关能力修炼 ——这是我们的赛道,是人生立身之本,也是我们的社会价值所在,是一辈子最紧要的东西。 4.如何迅速找到自己的立业方向? 比如,如何选择专业、行业、创业领域?比如,如何确定事业发展战略思路?陈云同志提出六个字: 交换、比较、反复。 陈云回忆说,“在延安的时候,我曾以为自己过去犯错误是由于经验少。毛主席对我说,你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后来,陈云把毛主席从井冈山到延安写的全部著作都找来看,研究毛主席处理问题的方法。经过学习与思考,陈云领悟到“交换、比较、反复”的决策办法。 拿寻找人生发展方向来说。 交换,就是善用集体力量,从亲友、老师、领导、团队伙伴...中,找几个合适的人,向他们请教、探讨、交换意见,看看他们给你的建议。这就是外脑支援、集体决策。 比较,就是比较别人给你的建议;比较反思自己已经有过的尝试和探索的正反经验;比较自己的优势爱好、短板不足、资源情况。通过比较,选取最优解。 反复,就是不要急于做决定,要有一个考虑的过程;另外,做决定后在实践中反复校正。 这就是陈云同志提出的:交换比较反复,六字心法。 以上,四个方面,一句话概括: 聚焦现实、聚焦方向、聚焦立业、聚焦交换比较反复! 摆脱噪音、摆脱干扰,念念在兹,念念不忘! 以上人生和事业认知,得益于学习毛选的启发: 1.学习正确的思想路线。 从现实出发,不要从感想出发。 2.学习矛盾分析法。 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否则累死无功。 3.学习战略方法。 在全局观下,从大出着眼,撇开细枝末节

【精彩】毛泽东成功夺权崛起背后的故事:遵义会议历史揭秘!!

  史书上讲: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 遵义会议也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 这次会议,让党和红军从年幼走向成熟,在政治、组织、思想上实现了一次蜕变。 相比井冈山时期,毛主席也更加成熟了,更加拥有领袖的气质。让我们看到了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以后,有很大的变化,他更加沉着、练达,思想更加缜密、周到,特别是更善于团结人了。” (贺子珍语)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将遵义会议简单看做是一次会议,而需要用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全面地看待这次会议 。 今天我们系统复盘一下,遵义会议召开的形势背景、前期酝酿、会议交锋以及后期延续。 即, 把它当成一个“过程”来研究。 希望在现实中,对我们如何带领团队走出危机、走向成熟有所启发和借鉴。 一、形势背景 1933年9月,蒋介石集中5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 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统治下,由于临时中央总负责人的博古(秦邦宪)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采取单纯防御、以堡垒对堡垒、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阵地战,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10日起,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离开根据地后,博古、李德又搞逃跑主义的大搬家,行动极为缓慢,又不敢在运动中歼灭、调动敌人,只顾一味逃跑。 蒋介石已觉察到中央红军主力要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意图,集结近二十万军队,设置四道防堵线,阻止红军主力从湘黔边境北上。 红军艰难地通过了前3道封锁线,特别是在通过第4道封锁线(湘江战役)后,红军伤亡惨重,中央红军的人数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了3万余人。 殷红的鲜血将碧绿的湘江染成了“赤水河”。 面临敌人重兵,博古、李德更是一筹莫展,只是命令部队硬攻硬打,企图夺路突围,继续把希望寄托在与2、6军团会合上,准备率领红军继续往蒋介石布置好的包围圈里钻。 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提出,部队应该放弃原定计划,改变战略方向,立即转向西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二、军内情绪发酵和新联盟的形成 王明"左"倾错误统治全党已达4年之久,给党和红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还在中央苏区时,许多干部就对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产生怀疑和不满,一些军团指挥员在作战电报、报告中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