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在社会中迷茫的年轻人,应该学习一下毛泽东这些斗争哲学思维

 曾在贴吧、论坛沉迷宏大叙事,在社会中谋生兜兜转转,报过这样那样的课程,有过这样那样的热情,努力不少,青春渐远,却毫无长进!人生问题一大堆,焦虑!

后来天幸读到《毛选》,悟了。顿悟流涕。

扔掉无谓的情绪波动,无谓的价值追求,无谓的人事干扰,无谓的书籍课程,无谓的浮想联翩。

方向,方向,最重要的是方向!

去寻找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赛道!

干10年,只干一件事,那这件事肯定越干越简单,那要是你干10年,这也干,那也干,那你什么也干不成,每件事都步履维艰…

所以,在碎片化信息的包裹中,我们应该重新捋一捋人生,从大本大源处,做四个动作:

1.把漂浮在网络信息和颅内高潮中的时间精力向下投向现实。

2.把现实中分散的时间精力收回再聚焦到一定方向上。

3.方向主要是基于自身特点进行择业以及确定事业路线,并匹配相关能力修炼——这是我们的赛道,是人生立身之本,也是我们的社会价值所在,是一辈子最紧要的东西。

4.如何迅速找到自己的立业方向?比如,如何选择专业、行业、创业领域?比如,如何确定事业发展战略思路?陈云同志提出六个字:交换、比较、反复。

陈云回忆说,“在延安的时候,我曾以为自己过去犯错误是由于经验少。毛主席对我说,你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后来,陈云把毛主席从井冈山到延安写的全部著作都找来看,研究毛主席处理问题的方法。经过学习与思考,陈云领悟到“交换、比较、反复”的决策办法。

拿寻找人生发展方向来说。

交换,就是善用集体力量,从亲友、老师、领导、团队伙伴...中,找几个合适的人,向他们请教、探讨、交换意见,看看他们给你的建议。这就是外脑支援、集体决策。

比较,就是比较别人给你的建议;比较反思自己已经有过的尝试和探索的正反经验;比较自己的优势爱好、短板不足、资源情况。通过比较,选取最优解。

反复,就是不要急于做决定,要有一个考虑的过程;另外,做决定后在实践中反复校正。

这就是陈云同志提出的:交换比较反复,六字心法。

以上,四个方面,一句话概括:

聚焦现实、聚焦方向、聚焦立业、聚焦交换比较反复!

摆脱噪音、摆脱干扰,念念在兹,念念不忘!

以上人生和事业认知,得益于学习毛选的启发:

1.学习正确的思想路线。从现实出发,不要从感想出发。

2.学习矛盾分析法。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否则累死无功。

3.学习战略方法。在全局观下,从大出着眼,撇开细枝末节,寻找方向、坚持方向、实现方向!坚持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不被复杂环境所迷惑,反对分兵,总是集中优势兵力解决问题!

4.学习群众观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善用集体力量,常走群众路线,集合一切可能集合的力量,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事业上的单打独斗。


【其他VPN都不稳】快连绝对能连上!

不用付款,也不用注册先用,官网下载:https://letsvpn.world/

【填推荐ID】182350401 才能免费用3天会员,后期充值能够多得几个月,真的比其他老牌VPN好用多了!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林彪的厚黑学思维,稳准狠,看他这篇文章《怎样当好一名师长》,读起来心惊肉跳!

  林彪元帅《怎样当好一名师长》,这篇文章读起来心惊肉跳,有4点深切感受: 1.绝望。替彪帅的敌人感到绝望。如此打仗、如此准备,不胜才怪! 2.彪帅不愧是毛主席的好学生。全局观(“认识自己所受领的任务在战役、战斗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调查研究、政治工作等,正是纯正的《毛选》的味道。文中特别道出《毛选》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经典性,要经常读,反复读。遇到问题,遇到困难就从那里找答案,找办法。 3.干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和章法,重在总结。掌握规律就掌握成功。 4.将九条经验用于今天创业、商战领域,这将打造一支多么牛逼可怖的团队。 下面开启正文。 林彪军团长教我怎样当师长 作者:开国上将杨成武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我在抗大学习以后回到前方工作的时候,林军团长告诉我:中央、军委决定我由师政治委员改做师长工作,当时我问军团长说,我当不好师长。在我的要求下,林军团长专门同我讲了一次怎样当师长的问题,讲的很深刻,很精辟。几十年来,林军团长的这个指示始终鲜明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直运用它来鞭策自己,检查自己,做为我学习、奋斗的准则。 林军团长一共讲了九条。这里是根据当时谈话笔记整理的。 一、要勤快 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军事指挥员。 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 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 比方说,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 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机会主义和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懒的结果。 因此,不论大小指挥员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劳累,要多用脑子,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脚到、手到。 事情没有做好以前,不能贪闲。贪闲就隐伏着犯错误的根子。 什么事都要心中有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雷打不动的干部,牛皮糖式...

【揭秘历史】毛泽东对刘少奇书信的66处批语,读来汗流浃背!

 在社会中摸爬滚打,面临太多的人生疑问,不可避免经常触及到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人性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搞不清这个问题,总觉得立身处世没有根据,无从下手。 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刘少奇给晋西北行政公署主任兼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写了一封信,其内容主要是论述“人性”问题。 毛泽东读了这封信后,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提法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写下66处批语,并于当年十二月十七日给刘少奇写信说:“一气看完了你这一篇,前后看了三遍。并且率直批上了我的意见。”“我也没有研究透彻,不能说我批的全都无错,还请你看后告我。”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五日,刘少奇将他给续范亭的信及毛泽东的批注一起送毛泽东。 毛主席对刘少奇书信的这66处批语,是对关于“人性”问题的集中、全面而深刻的耐心讲解,读来汗流浃背,发人深省!今天分享大家。  刘少奇给续范亭的信稿及毛主席的批语   1943年6月28日-12月17日   大概如我们到了四十岁以上的人,对于各种哲理问题是特别感觉兴趣的,因此,这也可以当作一种游戏。 【毛批1:这样说不妥。】   关于人性、是非、善恶诸问题,是中国过去哲学历史上提得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二千余年来,历代均有争论,直到现在仍没有正确解决的一个问题。 【毛批2:马克思主义早已解决了这些问题,只是缺乏通俗的宣传,缺乏拿马克思观点分析中国历史的工作,不能说还没有解决。】   何谓人生?   所谓人生,应该也是和一切物质的属性一样,即是人这种东西的属性。 【毛批3:应从分析社会关系出发,不应从哲学定义出发。】   一切事物,均具有一定的实质 【毛批4:即该物之特性。】 而与其他事物区别。一切物质的属性,均是从各该事物的实质中发生出来的。当这个事物不与其他事物接触时,它的属性是蕴藏着,并不外现出来,这个事物的实质即不能被认识。但这个事物一与其他事物有一定程度的接触时,它的属性就表现出来,人们就可从它表现的属性去认识它的实质。(如真金有不怕火烧的属性,用金与火接触之后,人们就可认识金的实质。)当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有了全面的(全过程的)深刻的接触时,就要暴露它全部的实质, 【毛批5:事物的历史是无穷的,事物与事物的相互关系是无穷的,因而其属性是无穷的,普通所谓"全面暴露",实只其有限的一些部分,一些片断。】 并也暴露它最深刻的最基本【毛批6:比较深刻】的实质,即暴露它的...

毛泽东最艰难的时刻展现的谋略——复盘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在大风大浪中前进!

同志们,我这个决心可不容易下哟!别说此举关系到三军数十万战士的性命……打得好那没什么说的,打不好,有可能危及国内政局,甚至断送国家的前途江山,那我毛泽东对历史、对人民都没法交代。 (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 (全文是超级深度分析,请认认真真看,绝对让你有收获! 别处看不见!) 1950年6月,一件毛泽东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终究发生了——朝鲜战争爆发。顷刻间,全世界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东北亚的这个半岛上来。 1950年6月25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发动统一全岛的南进作战,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南韩军节节败退。 美国迅速作出反应、果断干预。它的反应,不仅针对朝鲜,也针对中国。 6月27日,美国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进攻朝鲜人民军,对朝鲜城市狂轰滥炸。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致使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至今仍处于分裂状态。 30日,又命令美国陆军在朝鲜参战。 9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朝鲜战争持久化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增大。”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判断。毛泽东还分析了美国在军事上的长处和短处,概括起来是“一长三短”。他说:“它在军事上只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另外却有三个弱点,合起来是一长三短。三个弱点是:第一,战线太长,从德国柏林到朝鲜;第二,运输路线太远,隔着两个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第三,战斗力太弱。” 尽管如此,毛泽东并没有轻敌和大意。他在讲话中提出要防备美帝国主义乱来,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他说:“所谓那样干,无非是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打原子弹,长期地打,要比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长。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 毛泽东已经作出最坏可能性的准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同美国这个不可一世的世界头号强国直接较量。但是,中国出不出兵,毛泽东有一个“底”,这个“底”就是美军是不是过三八线。“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 (二)“明神宗那么黯弱,还懂得要派兵援朝,打败日本侵朝部队。今天,新中国已经是共产党的天下,明王朝能做到的事,中国共产党还...

毛泽东的厚黑学功力,归根结底最顶级的是这一句话,必看!!

提及思维这个话题,网络上的思维模型、思维方式几十上百,付费课程充斥江湖。但是什么是顶级思维呢? 这个顶级,一定触及最深层次逻辑的,一定是最根部的,最有统领性的,最一览众山小的。 市面流传的所谓思维,绝大多数是一个故事总结一个思维模型,换一个故事再总结一个。大抵《逻辑思维》之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什么是顶级思维呢?问我,就一句干脆地话: “用世界观看问题” 什么是世界观?就是这个世界是什么东西以及是什么样的。用世界观看问题,就是根据世界的本相看问题,就是如来——这是思考的总逻辑。这也是毛主席思考问题的根本特点——哲学式思考。当然,这里的哲学,指的是唯物辩证法。 早在1937年,毛主席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大纲)》指出: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认识的方法,是论理的方法,然而它就是世界观。 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想世界上的问题,去解决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 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世界观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辩证法、认识论、论理学,也是一个东西。 那么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呢?舟哥概括为: 世界是物质的、是以系统存在的、是发展变化的、是对立统一矛盾着的。 接下来我们从大框上总结“用世界观看问题”。 1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 所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大前提,必须依靠一条正确的认识路线: 即,我们在分析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必须从具体实际出发,始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从自我感觉出发、不能从抽象原则出发。 比如,有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创业者,遇到了危机。一睁眼就是各式各样的问题,每天开门就是赔钱,急得想拿头撞墙,眼看着这样下去不行却无计可施,毫无希望还要硬撑。 怎么办?怎么办? 其实,如果真正的去调查一下具体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和员工多了解一下、征求下意见,再真正的去看看同行是怎么干的,咨询下行业内的朋友的意见,问题大多都能够瞄准并找到解决办法了。 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是群众路线。 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脑子固有的,它来源于实践,需要我们在现实中去找。 陈云讲:用90%的时间去了...

(二)毛泽东战略厚黑学斗争哲学之抓全局:跳不出的手掌心

  1.思维聚焦一点,在看问题的精度上,从纷繁迷乱的事态中把握主要矛盾,即抓关键 2.思维横向延伸,在看问题的广度上,从博弈纠缠圈中搞大包围大迂回,即抓全局 3.思维垂直延伸,在看问题的深度上,从事物演变逻辑中探寻大本大源,即抓根源 本期文章为第二部分 席卷天下 跳不出我的手掌心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包围战,是中国几千年军事智慧的拿手好戏。 最早最经典的包围歼灭战是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 这次战役最终以秦国坑杀赵国降卒40万而结束,一直被称为军事强国的赵国从此元气大伤,民心沮丧,无力再阻秦兵西来,而秦国也加快了统一天下的步伐,不到40年,六国全被平定。 为什么包围战厉害? 这是一种不对称的打法。 站在盾牌后面的人更害怕的是后面有人捅一刀。 再想象一下,四面八方有人围着突突你的感觉...... 况且,只要完成合围,就算不打,饿也能给对方饿死了。 包围战,也是毛主席得心应手的、一以贯之的神仙战略。 一级包围☆ 包围圈中的反包围 蒋介石集结重兵四面围剿红色根据地。红军在战略上是处于防御、内线、被围的不利地位,但是毛主席化被动为主动,善于穿插、分割敌军,在局部地区反而能对被分割的、孤立无援的部分敌人进行各个围歼。 蒋介石派了10万兵马来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红军却集中了4万兵力,围歼了张辉瓒的9000人马。 正如毛主席所说的, 这是“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围剿”中的围剿,封锁中的封锁,防御中的进攻,劣势中的优势,弱者中的强者,不利中的有利,被动中的主动”。 二级包围☆☆ 解放东北的战略包围 解放战争中,如何夺取东北全境,一举拿下这个国内极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重要“粮仓”,毛主席提出了 “关门打狗 ”战略方针。 如果能够成功关闭东北大门,不仅分割蒋介石军力的目的达到了,而且也缓解了华北、华东地区解放军作战的困难,进而推动全国战局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 毛主席“关门打狗”战略提出之后,首先就将目光锁定在了锦州。 后来从战役发展的情况来看,锦州确实是关乎东北战局的重中之重,解放军成功攻克锦州,切断了关外国民党军队和关内国民党军队的路上联系,最终将国民党关外50多万大军全部歼灭在了东北这块黑土地之上。  辽沈战役之后,国民党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双方的强弱位置,已经颠倒过来了。 毛主席就曾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林彪的厚黑学思维,稳准狠,看他这篇文章《怎样当好一名师长》,读起来心惊肉跳!

  林彪元帅《怎样当好一名师长》,这篇文章读起来心惊肉跳,有4点深切感受: 1.绝望。替彪帅的敌人感到绝望。如此打仗、如此准备,不胜才怪! 2.彪帅不愧是毛主席的好学生。全局观(“认识自己所受领的任务在战役、战斗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调查研究、政治工作等,正是纯正的《毛选》的味道。文中特别道出《毛选》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经典性,要经常读,反复读。遇到问题,遇到困难就从那里找答案,找办法。 3.干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和章法,重在总结。掌握规律就掌握成功。 4.将九条经验用于今天创业、商战领域,这将打造一支多么牛逼可怖的团队。 下面开启正文。 林彪军团长教我怎样当师长 作者:开国上将杨成武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我在抗大学习以后回到前方工作的时候,林军团长告诉我:中央、军委决定我由师政治委员改做师长工作,当时我问军团长说,我当不好师长。在我的要求下,林军团长专门同我讲了一次怎样当师长的问题,讲的很深刻,很精辟。几十年来,林军团长的这个指示始终鲜明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直运用它来鞭策自己,检查自己,做为我学习、奋斗的准则。 林军团长一共讲了九条。这里是根据当时谈话笔记整理的。 一、要勤快 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军事指挥员。 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 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 比方说,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 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机会主义和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懒的结果。 因此,不论大小指挥员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劳累,要多用脑子,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脚到、手到。 事情没有做好以前,不能贪闲。贪闲就隐伏着犯错误的根子。 什么事都要心中有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雷打不动的干部,牛皮糖式...

【揭秘历史】毛泽东对刘少奇书信的66处批语,读来汗流浃背!

 在社会中摸爬滚打,面临太多的人生疑问,不可避免经常触及到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人性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搞不清这个问题,总觉得立身处世没有根据,无从下手。 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刘少奇给晋西北行政公署主任兼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写了一封信,其内容主要是论述“人性”问题。 毛泽东读了这封信后,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提法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写下66处批语,并于当年十二月十七日给刘少奇写信说:“一气看完了你这一篇,前后看了三遍。并且率直批上了我的意见。”“我也没有研究透彻,不能说我批的全都无错,还请你看后告我。”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五日,刘少奇将他给续范亭的信及毛泽东的批注一起送毛泽东。 毛主席对刘少奇书信的这66处批语,是对关于“人性”问题的集中、全面而深刻的耐心讲解,读来汗流浃背,发人深省!今天分享大家。  刘少奇给续范亭的信稿及毛主席的批语   1943年6月28日-12月17日   大概如我们到了四十岁以上的人,对于各种哲理问题是特别感觉兴趣的,因此,这也可以当作一种游戏。 【毛批1:这样说不妥。】   关于人性、是非、善恶诸问题,是中国过去哲学历史上提得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二千余年来,历代均有争论,直到现在仍没有正确解决的一个问题。 【毛批2:马克思主义早已解决了这些问题,只是缺乏通俗的宣传,缺乏拿马克思观点分析中国历史的工作,不能说还没有解决。】   何谓人生?   所谓人生,应该也是和一切物质的属性一样,即是人这种东西的属性。 【毛批3:应从分析社会关系出发,不应从哲学定义出发。】   一切事物,均具有一定的实质 【毛批4:即该物之特性。】 而与其他事物区别。一切物质的属性,均是从各该事物的实质中发生出来的。当这个事物不与其他事物接触时,它的属性是蕴藏着,并不外现出来,这个事物的实质即不能被认识。但这个事物一与其他事物有一定程度的接触时,它的属性就表现出来,人们就可从它表现的属性去认识它的实质。(如真金有不怕火烧的属性,用金与火接触之后,人们就可认识金的实质。)当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有了全面的(全过程的)深刻的接触时,就要暴露它全部的实质, 【毛批5:事物的历史是无穷的,事物与事物的相互关系是无穷的,因而其属性是无穷的,普通所谓"全面暴露",实只其有限的一些部分,一些片断。】 并也暴露它最深刻的最基本【毛批6:比较深刻】的实质,即暴露它的...

毛泽东最艰难的时刻展现的谋略——复盘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在大风大浪中前进!

同志们,我这个决心可不容易下哟!别说此举关系到三军数十万战士的性命……打得好那没什么说的,打不好,有可能危及国内政局,甚至断送国家的前途江山,那我毛泽东对历史、对人民都没法交代。 (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 (全文是超级深度分析,请认认真真看,绝对让你有收获! 别处看不见!) 1950年6月,一件毛泽东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终究发生了——朝鲜战争爆发。顷刻间,全世界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东北亚的这个半岛上来。 1950年6月25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发动统一全岛的南进作战,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南韩军节节败退。 美国迅速作出反应、果断干预。它的反应,不仅针对朝鲜,也针对中国。 6月27日,美国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进攻朝鲜人民军,对朝鲜城市狂轰滥炸。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致使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至今仍处于分裂状态。 30日,又命令美国陆军在朝鲜参战。 9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朝鲜战争持久化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增大。”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判断。毛泽东还分析了美国在军事上的长处和短处,概括起来是“一长三短”。他说:“它在军事上只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另外却有三个弱点,合起来是一长三短。三个弱点是:第一,战线太长,从德国柏林到朝鲜;第二,运输路线太远,隔着两个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第三,战斗力太弱。” 尽管如此,毛泽东并没有轻敌和大意。他在讲话中提出要防备美帝国主义乱来,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他说:“所谓那样干,无非是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打原子弹,长期地打,要比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长。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 毛泽东已经作出最坏可能性的准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同美国这个不可一世的世界头号强国直接较量。但是,中国出不出兵,毛泽东有一个“底”,这个“底”就是美军是不是过三八线。“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 (二)“明神宗那么黯弱,还懂得要派兵援朝,打败日本侵朝部队。今天,新中国已经是共产党的天下,明王朝能做到的事,中国共产党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