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董宝珍电台:中国银行股的上涨空间大吗?

 王贤纯:

董老师,现在美国的银行股估值基本上在9倍左右的市盈率,疫情之前更高一些。巴菲特在富国银行上的投资真正的实现了戴维斯双击,你也经常强调中国银行股存在着戴维斯双击的可能。但是投资者都很怀疑中国的银行股真有这么大的一个上涨空间吗?

董宝珍:

这个问题我非常熟悉,因为至少有几百个人在不同场合问我,概括成一句就是美国的银行也就是10倍市盈率,市净率1——1.5倍,那么中国银行是3——6倍市盈率、0.40——0.7的市净率,从这个意义上讲,最终中国银行股跟美国银行股达到相同的市盈率、市净率之后恐怕也就涨一倍左右。从而,就没有戴维斯双击。因为戴维斯双击最典型的案例是茅台从100块钱涨到几百上千块钱。所以,大部分人以美国为标准和基准进行了判断,认为中国银行是低估,但就其空间来说恐怕也就一倍,没有类茅台式的戴维斯双击。

对于这个观点,我首先展示一个具体的数据给出大家。另一方面,我讲投资分析研究最忌表面看问题,最忌割裂演化过程看问题,要突破表面,深入本质,要立足于历史演化的视角来全面的看问题。

图片

这张图是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和美国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从2008年到2021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计提减值损失的对比图。这个对比图是我的伙伴做出来的,你看到工商银行是绿线,美国银行是红线。红线的高点出现在2009年,到2013年的时候就开始下降了。美国银行业计提大幅度增长的时候,是因为2008金融危机,中国银行股的计提是最少的,当时中国资产质量最好。所以,美国银行资产质量恶化需要大规模计提的时候,中国银行股的资产质量最好,不需要大量计提。所以,在图形上就看到的是美国银行计提飙升,中国银行计提在底部。可是,随着时间到了2013年以后,美国银行的计提就下去了。熬过了08金融危机造成的资产质量恶化,进入了一个低不良阶段,从从而拨备就下来。

然而,我们看同期中国银行股的龙头-工商银行的减值损失数据:绿线一路飙升,到今天出现了拐点,工商银行在高位就不再增加了,所以,数据清晰的告诉你中美银行的周期不同步。

第二,中国银行资产质量最好的时候美国银行搞出危机来了,中国银行资产质量恶化时美国银行好转了。中国银行处理大规模计提的时候美国是计提最少的,在未来的时间,这两个国家的银行将反向运行。大家要注意,美国银行股在过去几年净利润增长驱动的股价增长涨了几倍,高的很。

美国银行是已经涨完了,为什么涨完了?一轮资产质量危机处理完,计提不需要增加,而是需要减少。所以,大量的利润就出现在报表中,报表利润增加就推动股价上涨,这是常识。不要只看表面,做投资分析就是发现市场错误才是机会,表面看问题,不看本质和历史演化的过程,就发现不了。

美国银行涨了n倍了,中国银行从12年到现在十年就是底部,在这种情况下机械式的对比是错误的。更重大的意义是美国银行走过这个过程是建立在银行业普遍规律的基础上。美国银行为什么能摆脱08金融危机呢?因为银行遭遇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冲击,只要它不破产,它一定能摆脱资产质量的困扰,最后走上新的增长期。一旦走上增长期,恐惧情绪消除、估值上升、利润上升、戴维斯双击就来了,这是普世规律,对人类所有银行都适用。

中美银行有一些差异,就是美国善于V型下跌,V型反转,中国就是缓释。所以,中国拖了十多年。但是它们深层次本质是一样的,美国银行能走出08金融危机,进入上升周期,贡献财务增长获得投资回报是立足于银行业的规律。这个规律在中国的银行业同样存在。这个规律现在正在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你如果愿意再研究,你把美国银行业这个估值修复前的数据和现在中国银行业数据比一下,在质的层面是一模一样的,差别只是量化。只要你愿意下辛苦,你拿出数据比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重大投资机会,其实就是常识,这是我的思考。

王贤纯:

董老师,非常赞叹你用这种强有力的数据,严谨的逻辑,还有贴切的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

董宝珍:

我说的都是常识,地球太阳是圆的,但是有人就说太阳是方的,真没办法。

王贤纯:

董老师,戴维斯双击是一个结果,很多人急着求这个结果,但是现在戴维斯双击的两个充分的条件:银行的利润增长和估值的过低已经在中国银行股上充分的体现了,而且越来越明显。我们只需要做到遵守这个规律,依据天道,然后逆势行动,结果就是水到渠成的。

董宝珍:

结果是一定成功的。

今天早晨一个朋友跟我说,他这两天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降低了,他是独立投资人,没有别的工作,因为买了银行股,亲戚朋友都不和他交流了。但是他说他是一定赢的,只是过程没有想到这么曲折。他说是一定赢的,为什么一定赢?就是铁律。在这个时刻数据都出来了,只是这个市场阶段就是不反映,市场先生不兑现,我已经以稻草价格买入了金条,我是赢定了的。

王贤纯:

董老师,富国银行的投资案例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中启示最大的一点就是富国银行在遇到阶段性可克服的困难的时候,在大众最悲观的时候,在金子以稻草价格在卖出的时候,巴菲特大量逆势买入,而且在遭遇股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巴菲特又增加了500万股。所以,在买入之后股价下跌,不应该卖出,而是应该继续买入。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富国银行遭遇困难是一次性的,是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造成的短暂困难,但是经历了1991年和1992年的大幅计提之后,对银行的造成的损失就过去了。中国银行业现在也是这样子的,它的不良都大幅计提,了接下来就是一个反转的过程,您觉得呢?

董宝珍:

这个行业的规律决定了必定如此,这是铁律。铁律就是银行业不遭遇资产危机就不正常,因为银行是经营风险的,它积累一定程度就会爆发。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因为金融问题爆发,某个银行被击倒了。中国没有太多,国际上是有的,雷曼就是。但是,从来没有发生整个行业被整体击倒了。这种不被危机击倒的银行走上新的增长是铁律,是规律使然。

什么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者总是啥不干就挣钱,因为规律决定了必然是那样的结果,这个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想不让它发生是做不到的。像中国资本市场就想让赛道抱团永远涨,他做到了吗?

王贤纯:

做不到,因为这是天道。

董宝珍:

价值投资者实际上就是理性,理性表现的就是顺应规律,然后耐心的相信规律一定会发生,这是真正的回到本质了。

 ​​​​请订阅我频道——价值投资绝不会让你失望:

【1】更深度的文章见此:https://dongbaozhen.blogspot.com

【2】关注董宝珍推特:https://twitter.com/DONGBAOZHEN

【3】听音频播客频道:   https://anchor.fm/2ilkqa80vv

【4】我作品集电子书版本分享:https://www.amazon.com/-/zh_TW/%E8%91%A3%E5%AE%9D%E7%8F%8D-ebook/dp/B09B9SDZ7L?keywords=%E8%91%A3%E5%AE%9D%E7%8F%8D&qid=1653726502&sr=8-1&linkCode=ll1&tag=koolfish1233-20&linkId=b587edd95fdc361214b4eddc34b8c73c&language=zh_TW&ref_=as_li_ss_tl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林彪的厚黑学思维,稳准狠,看他这篇文章《怎样当好一名师长》,读起来心惊肉跳!

  林彪元帅《怎样当好一名师长》,这篇文章读起来心惊肉跳,有4点深切感受: 1.绝望。替彪帅的敌人感到绝望。如此打仗、如此准备,不胜才怪! 2.彪帅不愧是毛主席的好学生。全局观(“认识自己所受领的任务在战役、战斗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调查研究、政治工作等,正是纯正的《毛选》的味道。文中特别道出《毛选》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经典性,要经常读,反复读。遇到问题,遇到困难就从那里找答案,找办法。 3.干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和章法,重在总结。掌握规律就掌握成功。 4.将九条经验用于今天创业、商战领域,这将打造一支多么牛逼可怖的团队。 下面开启正文。 林彪军团长教我怎样当师长 作者:开国上将杨成武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我在抗大学习以后回到前方工作的时候,林军团长告诉我:中央、军委决定我由师政治委员改做师长工作,当时我问军团长说,我当不好师长。在我的要求下,林军团长专门同我讲了一次怎样当师长的问题,讲的很深刻,很精辟。几十年来,林军团长的这个指示始终鲜明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直运用它来鞭策自己,检查自己,做为我学习、奋斗的准则。 林军团长一共讲了九条。这里是根据当时谈话笔记整理的。 一、要勤快 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军事指挥员。 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 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 比方说,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 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机会主义和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懒的结果。 因此,不论大小指挥员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劳累,要多用脑子,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脚到、手到。 事情没有做好以前,不能贪闲。贪闲就隐伏着犯错误的根子。 什么事都要心中有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雷打不动的干部,牛皮糖式...

【揭秘历史】毛泽东对刘少奇书信的66处批语,读来汗流浃背!

 在社会中摸爬滚打,面临太多的人生疑问,不可避免经常触及到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人性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搞不清这个问题,总觉得立身处世没有根据,无从下手。 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刘少奇给晋西北行政公署主任兼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写了一封信,其内容主要是论述“人性”问题。 毛泽东读了这封信后,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提法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写下66处批语,并于当年十二月十七日给刘少奇写信说:“一气看完了你这一篇,前后看了三遍。并且率直批上了我的意见。”“我也没有研究透彻,不能说我批的全都无错,还请你看后告我。”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五日,刘少奇将他给续范亭的信及毛泽东的批注一起送毛泽东。 毛主席对刘少奇书信的这66处批语,是对关于“人性”问题的集中、全面而深刻的耐心讲解,读来汗流浃背,发人深省!今天分享大家。  刘少奇给续范亭的信稿及毛主席的批语   1943年6月28日-12月17日   大概如我们到了四十岁以上的人,对于各种哲理问题是特别感觉兴趣的,因此,这也可以当作一种游戏。 【毛批1:这样说不妥。】   关于人性、是非、善恶诸问题,是中国过去哲学历史上提得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二千余年来,历代均有争论,直到现在仍没有正确解决的一个问题。 【毛批2:马克思主义早已解决了这些问题,只是缺乏通俗的宣传,缺乏拿马克思观点分析中国历史的工作,不能说还没有解决。】   何谓人生?   所谓人生,应该也是和一切物质的属性一样,即是人这种东西的属性。 【毛批3:应从分析社会关系出发,不应从哲学定义出发。】   一切事物,均具有一定的实质 【毛批4:即该物之特性。】 而与其他事物区别。一切物质的属性,均是从各该事物的实质中发生出来的。当这个事物不与其他事物接触时,它的属性是蕴藏着,并不外现出来,这个事物的实质即不能被认识。但这个事物一与其他事物有一定程度的接触时,它的属性就表现出来,人们就可从它表现的属性去认识它的实质。(如真金有不怕火烧的属性,用金与火接触之后,人们就可认识金的实质。)当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有了全面的(全过程的)深刻的接触时,就要暴露它全部的实质, 【毛批5:事物的历史是无穷的,事物与事物的相互关系是无穷的,因而其属性是无穷的,普通所谓"全面暴露",实只其有限的一些部分,一些片断。】 并也暴露它最深刻的最基本【毛批6:比较深刻】的实质,即暴露它的...

毛泽东最艰难的时刻展现的谋略——复盘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在大风大浪中前进!

同志们,我这个决心可不容易下哟!别说此举关系到三军数十万战士的性命……打得好那没什么说的,打不好,有可能危及国内政局,甚至断送国家的前途江山,那我毛泽东对历史、对人民都没法交代。 (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 (全文是超级深度分析,请认认真真看,绝对让你有收获! 别处看不见!) 1950年6月,一件毛泽东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终究发生了——朝鲜战争爆发。顷刻间,全世界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东北亚的这个半岛上来。 1950年6月25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发动统一全岛的南进作战,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南韩军节节败退。 美国迅速作出反应、果断干预。它的反应,不仅针对朝鲜,也针对中国。 6月27日,美国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进攻朝鲜人民军,对朝鲜城市狂轰滥炸。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致使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至今仍处于分裂状态。 30日,又命令美国陆军在朝鲜参战。 9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朝鲜战争持久化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增大。”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判断。毛泽东还分析了美国在军事上的长处和短处,概括起来是“一长三短”。他说:“它在军事上只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另外却有三个弱点,合起来是一长三短。三个弱点是:第一,战线太长,从德国柏林到朝鲜;第二,运输路线太远,隔着两个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第三,战斗力太弱。” 尽管如此,毛泽东并没有轻敌和大意。他在讲话中提出要防备美帝国主义乱来,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他说:“所谓那样干,无非是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打原子弹,长期地打,要比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长。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 毛泽东已经作出最坏可能性的准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同美国这个不可一世的世界头号强国直接较量。但是,中国出不出兵,毛泽东有一个“底”,这个“底”就是美军是不是过三八线。“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 (二)“明神宗那么黯弱,还懂得要派兵援朝,打败日本侵朝部队。今天,新中国已经是共产党的天下,明王朝能做到的事,中国共产党还...

毛泽东斗争思维和红色哲学:毛和朱德陈云之间的巨大矛盾!

创业理念的分歧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军和朱德率领的湘南起义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名为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我们知道,红四军从井冈山转移,到了赣南一带开始建立新的根据地,随后又发展出闽西根据地,形成了后来的中央苏区根据地。 随着红军的扩大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红军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 由于长期处在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红军又刚刚建立不久,成分比较复杂,北伐军中的雇佣士兵,以及解放过来的兵员占了很大的部分,加上党内也涌进了大量的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这就使得旧军队的许多坏作风和非无产阶级思想大量地反映到党和红军队伍中来。 更严重的是,红军领导层之间关于如何带队伍的问题也存在较大分歧。 毛泽东认为前委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机构,而应是一个统摄政治、军事、社会和经济的领导机构,希望红军成为一支“有思想会思考”的军队,所谓“思想上建军”;表现在组织上,体现为党对军队的领导,所谓“政治上建军”。 在毛泽东看来,当时的红军是一支不讲政治、没有思想的军队。 但当时红军的其他领导包括朱德、陈毅等人看来,红军的任务就是埋头打仗。 “创业理念”的分歧,引起领导集体较大的内部矛盾。 古田会议前 朱 毛 陈的矛盾 1929年6月,陈毅主持召开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议逐条批驳了教员对于红四军中存在问题的批评,并认为教员存在着严重的“家长制”作风,教员想把自己的意志凌驾在红四军之上。 毛泽东在会上最后发言说:现在还是要根据我们历来的实际斗争中间的经验,加强这个政治领导,加强党对红军的领导,军队要做群众工作,要打仗,要筹款; 至于会议对我个人有许多批评,我现在不辩,如果对我有好处,我会考虑,不正确的,将来自然会证明他这个不正确。 《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 大会选举陈毅为前敌委员会书记,会议决定:毛泽东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到闽西养病,并指导地方工作。 时间到了秋天。 那天正逢重阳节,看到院中黄菊盛开,养病中的毛主席填了一首《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9月,以周恩来等人为首的上海中央,听取了陈毅关于红四军内部争论的汇报,特别是队伍难带的苦恼。而中央则肯定了毛泽东关于党对军队领导的思想,指示红四军按照中央的要求,正确对待...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林彪的厚黑学思维,稳准狠,看他这篇文章《怎样当好一名师长》,读起来心惊肉跳!

  林彪元帅《怎样当好一名师长》,这篇文章读起来心惊肉跳,有4点深切感受: 1.绝望。替彪帅的敌人感到绝望。如此打仗、如此准备,不胜才怪! 2.彪帅不愧是毛主席的好学生。全局观(“认识自己所受领的任务在战役、战斗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调查研究、政治工作等,正是纯正的《毛选》的味道。文中特别道出《毛选》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经典性,要经常读,反复读。遇到问题,遇到困难就从那里找答案,找办法。 3.干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和章法,重在总结。掌握规律就掌握成功。 4.将九条经验用于今天创业、商战领域,这将打造一支多么牛逼可怖的团队。 下面开启正文。 林彪军团长教我怎样当师长 作者:开国上将杨成武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我在抗大学习以后回到前方工作的时候,林军团长告诉我:中央、军委决定我由师政治委员改做师长工作,当时我问军团长说,我当不好师长。在我的要求下,林军团长专门同我讲了一次怎样当师长的问题,讲的很深刻,很精辟。几十年来,林军团长的这个指示始终鲜明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直运用它来鞭策自己,检查自己,做为我学习、奋斗的准则。 林军团长一共讲了九条。这里是根据当时谈话笔记整理的。 一、要勤快 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军事指挥员。 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 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 比方说,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 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机会主义和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懒的结果。 因此,不论大小指挥员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劳累,要多用脑子,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脚到、手到。 事情没有做好以前,不能贪闲。贪闲就隐伏着犯错误的根子。 什么事都要心中有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雷打不动的干部,牛皮糖式...

【揭秘历史】毛泽东对刘少奇书信的66处批语,读来汗流浃背!

 在社会中摸爬滚打,面临太多的人生疑问,不可避免经常触及到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人性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搞不清这个问题,总觉得立身处世没有根据,无从下手。 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刘少奇给晋西北行政公署主任兼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写了一封信,其内容主要是论述“人性”问题。 毛泽东读了这封信后,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提法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写下66处批语,并于当年十二月十七日给刘少奇写信说:“一气看完了你这一篇,前后看了三遍。并且率直批上了我的意见。”“我也没有研究透彻,不能说我批的全都无错,还请你看后告我。”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五日,刘少奇将他给续范亭的信及毛泽东的批注一起送毛泽东。 毛主席对刘少奇书信的这66处批语,是对关于“人性”问题的集中、全面而深刻的耐心讲解,读来汗流浃背,发人深省!今天分享大家。  刘少奇给续范亭的信稿及毛主席的批语   1943年6月28日-12月17日   大概如我们到了四十岁以上的人,对于各种哲理问题是特别感觉兴趣的,因此,这也可以当作一种游戏。 【毛批1:这样说不妥。】   关于人性、是非、善恶诸问题,是中国过去哲学历史上提得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二千余年来,历代均有争论,直到现在仍没有正确解决的一个问题。 【毛批2:马克思主义早已解决了这些问题,只是缺乏通俗的宣传,缺乏拿马克思观点分析中国历史的工作,不能说还没有解决。】   何谓人生?   所谓人生,应该也是和一切物质的属性一样,即是人这种东西的属性。 【毛批3:应从分析社会关系出发,不应从哲学定义出发。】   一切事物,均具有一定的实质 【毛批4:即该物之特性。】 而与其他事物区别。一切物质的属性,均是从各该事物的实质中发生出来的。当这个事物不与其他事物接触时,它的属性是蕴藏着,并不外现出来,这个事物的实质即不能被认识。但这个事物一与其他事物有一定程度的接触时,它的属性就表现出来,人们就可从它表现的属性去认识它的实质。(如真金有不怕火烧的属性,用金与火接触之后,人们就可认识金的实质。)当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有了全面的(全过程的)深刻的接触时,就要暴露它全部的实质, 【毛批5:事物的历史是无穷的,事物与事物的相互关系是无穷的,因而其属性是无穷的,普通所谓"全面暴露",实只其有限的一些部分,一些片断。】 并也暴露它最深刻的最基本【毛批6:比较深刻】的实质,即暴露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