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思维这个话题,网络上的思维模型、思维方式几十上百,付费课程充斥江湖。但是什么是顶级思维呢?
这个顶级,一定触及最深层次逻辑的,一定是最根部的,最有统领性的,最一览众山小的。
市面流传的所谓思维,绝大多数是一个故事总结一个思维模型,换一个故事再总结一个。大抵《逻辑思维》之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什么是顶级思维呢?问我,就一句干脆地话:
“用世界观看问题”
什么是世界观?就是这个世界是什么东西以及是什么样的。用世界观看问题,就是根据世界的本相看问题,就是如来——这是思考的总逻辑。这也是毛主席思考问题的根本特点——哲学式思考。当然,这里的哲学,指的是唯物辩证法。
早在1937年,毛主席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大纲)》指出: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认识的方法,是论理的方法,然而它就是世界观。
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想世界上的问题,去解决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
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世界观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辩证法、认识论、论理学,也是一个东西。
那么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呢?舟哥概括为:
世界是物质的、是以系统存在的、是发展变化的、是对立统一矛盾着的。
接下来我们从大框上总结“用世界观看问题”。
1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
所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大前提,必须依靠一条正确的认识路线:
即,我们在分析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必须从具体实际出发,始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从自我感觉出发、不能从抽象原则出发。
比如,有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创业者,遇到了危机。一睁眼就是各式各样的问题,每天开门就是赔钱,急得想拿头撞墙,眼看着这样下去不行却无计可施,毫无希望还要硬撑。
怎么办?怎么办?
其实,如果真正的去调查一下具体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和员工多了解一下、征求下意见,再真正的去看看同行是怎么干的,咨询下行业内的朋友的意见,问题大多都能够瞄准并找到解决办法了。
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是群众路线。
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脑子固有的,它来源于实践,需要我们在现实中去找。
陈云讲:用90%的时间去了解情况,用10%的时间想办法。最难的不是定策,是了解情况。
否则,从概念——概念,闭着眼睛在那琢磨、枉自空叹,跟林黛玉似的有什么用?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一九三○年五月
2 “把任何事物都看成一盘系统”
1956年,日本前关东军参谋长远藤三郎,在北京见到他毕生最崇敬的对手毛主席时,把祖传宝刀献给毛主席。此前,他苦思不解,当时实力远强于中国的日本为什么会战败?
直到他读了《论持久战》,一夜之间觉悟了,意识到中日之间的较量,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现代化上的较量、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更是政治上的较量、意志上的较量、全球战略的较量。
《论持久战》中,毛主席通盘考察了强弱、大小、进步退步、多助寡助四个战争决定因:
强弱:本国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强弱情况
大小:本国领土、人力、兵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情况
进步退步:国内外团结同情或矛盾对立情况
多助寡助:得到国际援助或反对情况
毛主席讲:
这些(以上四个战争决定因子),就是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战争就是这些特点的比赛。这些特点在战争过程中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一切东西就都从这里发生出来。
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是贯彻于双方一切大小问题和一切作战阶段之中的,不是可有可无的。
观察中日战争如果忘记了这些特点,那就必然要弄错;即使某些意见一时有人相信,似乎不错,但战争的经过必将证明它们是错的。我们现在就根据这些特点来说明我们所要说的一切问题。
通过全面比较分析,毛主席看穿,日本只有“强弱”这一项对中国占优,其余三项对中国均是弱势,并且分析了“强弱”不是决定性因素。
总起来说,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
由此洞见抗日战争走势,并根据扬长避短原则,紧紧围绕“强弱、大小、进步退步、多助寡助”这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立体化战略战术,调动一切有利于我方的积极因素。
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反对任何孤立性观点。要用网去捕捉事情。整体性设计、配套式安排,才能改变一件事。孤立看、片面干,十之八九被动而无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另一个系统思维的典范:
为何毛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藏着世上顶阶思维?为何是普通人分析问题的万能“隆中策”?
3 “把任何事物都看作一个过程以及若干阶段的集合”
毛主席强调:“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只有少数人有意识地把问题放在时间轴上进行推演,寻找变量,推动变局。
抗日战争的变量是什么呢?读完《论持久战》你就会看到:
敌人以少兵临大国,敌人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的弱点会日益暴露,将使日本的战争供应日益陷入严重困境;“苏联的存在及其他国际变化”,也是一个变量。
在力量的对比上,中国必将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而日本相反。进而《论持久战》评估中日战争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接下来,针对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策略。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步步有章法。
如此,全局如运之掌上。
再一个。毛主席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讲:“在多数情形下,一个伟大的斗争过程,其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和最后阶段的领导骨干,不应该是也不可能是完全同一的;必须不断地提拔在斗争中产生的积极分子,来替换原有骨干中相形见绌的分子,或腐化了的分子。许多地方和许多机关工作推不动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缺乏这样一个团结一致、联系群众的经常健全的领导骨干 ”
都是将事物看成过程,看成几个阶段,根据阶段变化调整策略办法。
大到干事创业、小到追女朋友,皆如此。
4 “把任何事物都看作负阴抱阳的矛盾体”
任何一个有单纯属性的东西,如方向、路线、原则,只要它有唯一指向,就都有局限性。因为确定性即局限性。所以必须补充这个单纯的东西,让它变成混合物。
这也是万事万物是负阴抱阳的矛盾统一体的原因。单面的东西,必须结合其对立面才能克服其片面性。世界是以2为单位存在的。这叫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比如,毛主席在政策和策略的制定方面。
政治: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军事:“进攻中的防守、防守中的进攻”;“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一手宣传单,一手手榴弹”。
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又绷着,又放松)
处理内部关系:团结——批评——团结。(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达到新的团结)
对待亲友:毛主席对待他的亲友、故旧,一直坚持自己定的“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属徇私情,念旧但不为故旧谋私利,济亲但不为亲戚撑腰。
又如邓公的:
外交: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既保守,又前进)
基本路线: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变革,四项基本原则是约束)
这个矛盾思维,双向规定,对我们工作和生活充满了无数的启示和指导。
例如,你要批评别人,“否定之前先肯定”,防止炸毛;你是个中层领导,遇到大小领导,心里要“大官小看,小官大看”,方能不卑不亢、进退自若;对待鬼神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对待美女——发乎情,止乎礼;对待钱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处世态度——外圆内方,等等无数深刻道理,都是负阴抱阳的矛盾体。
5 总结
一、顶级思维,就是“用世界观看问题”。
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是以系统存在的、是发展变化的、是对立统一矛盾着的。
三 、“用世界观看问题”的大框架:
1.“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2. “把任何事物都看成一盘系统”
3. “把任何事物都看作一个过程以及若干阶段的集合”
4 .“把任何事物都看作负阴抱阳的矛盾体”
哥画图太拙劣,凑合看吧:脑图
其实,真正搞研究的都是这么弄:
— END ——
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认认真真买一套《毛泽东选集完整版本》来系统学习提升:
下面是亚马逊官方网站旗舰店的特价版,超值:
评论
发表评论